國家如今要進行經濟結構調整,降低經濟風險。農業是三產之基,如果用一棵樹來比喻國民經濟,那么農業就是樹根,能否枝繁葉茂關鍵還是要看根基是否穩固,其他產業能否穩定發展關鍵還得看農業是否穩固。包括今年的一號文件提高要發展現代農業、培育三農人才、發展家庭農場等,因此當前的經濟結構調整對農業農民來說,絕對是一件好事,并且是一個發展機遇。過去,農業是張冷板凳,如今已成大企業追捧的對象。資本相繼投向農業,繼網易丁磊養豬后,京東、阿里巴巴、恒大、萬科等巨無霸集團也開始進軍農業,這也再次表明了現代農業大有作為。包括不少銀行,也放寬了農業貸款,給予優惠條件,支持農業建設,解決農民的資金問題,讓農民朋友一心一意搞生產。
回想八九十年代,人們最熱切的期望就是村里能多出幾個大學生,到城里去走一走,長見識長能力。而如今,更多的是高校技術人才下鄉,走到生產一線,用科學技術指導農業生產。特別是到了假期,大規模高校師生走到田間地頭,和農民朋友做朋友,為農民朋友解決實際生產中所面臨的問題,給農民朋友普及優秀種植養殖技術,提高農業生產效益,這是其他產業欲求不得的。隨著經濟發展,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。因此人們對農產品提出新需求,人們不再像以前僅滿足于溫飽,現在既要吃得飽、也要吃得好、吃得香。人們為了吃上優質、健康的純天然食品,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。這恰恰是農民朋友的生產優勢,農民自己耕作的植物多為無添加劑的綠色植物,豬雞鵝也多用豆粕、米飯等喂養,因此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品質都要優于其他產品,這也就使得農民朋友的成果能賣個好價錢。
農業,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,都是首要考慮。感恩農民朋友過去的辛勤勞動與付出,也堅信在新一波浪潮中,農民朋友會有更大作為,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,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農產品,也從中成就自己的一份事業。感恩農民,致敬農民,期待農民!